百科名片
虎门大桥,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,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,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南环段,作为一座大跨径悬索桥,虎门大桥以其雄伟的姿态横跨珠江口,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,2020年5月5日,这座桥梁却发生了异常晃动事件,引发了广泛关注,本文将深入解析虎门大桥异常晃动的原因,以及为何其主体结构未受损。
观点
虎门大桥的异常晃动事件,虽然一度引起社会恐慌,但经过专家组的详细调查和研判,最终确定这是由于风速大导致的涡振现象,涡振是大跨径悬索桥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常见振动现象,虽然会影响行车体验和舒适性,但并不会对桥梁结构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,这一观点不仅得到了专家的广泛认可,也通过实际检测数据得到了验证。
工具/材料
风速计:用于测量现场风速,是判断涡振现象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。
振动传感器:安装在桥梁上,用于实时监测桥梁的振动情况。
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:用于模拟分析桥梁在风作用下的气动特性,为评估涡振风险提供科学依据。
桥梁健康监测系统:自动采集桥体结构变形和应力数据,为桥梁结构安全预警和事件后的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。
方法/步骤
一、事件回顾
2020年5月5日14时许,虎门大桥桥面发生起伏晃动,振幅较为明显,这一异常现象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为确保安全,虎门大桥管理部门立即采取了双向交通管制措施,并组织了国内知名桥梁专家进行研判。
二、涡振现象解析
1、涡振原理
涡振是一种兼有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动,当风以一定速度吹过桥梁时,会在桥梁表面形成漩涡,这些漩涡会对桥梁产生周期性的力,当这种力的频率与桥梁自振频率接近时,就会产生共振,导致桥梁发生振动。
2、虎门大桥涡振原因
虎门大桥异常晃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
风速大:当时现场风速达到8m/s左右,这是引发涡振的重要条件。
桥梁气动外形改变:虎门大桥正在维修施工中,桥面加了1.2米高的挡墙(水马),这些水马破坏了桥梁原本的流线型气动外形,使得风在吹过桥梁时更容易形成漩涡。
悬索桥特性:虎门大桥作为一座大跨径悬索桥,本身对风是易感的,悬索桥的主梁为扁平钢箱梁,具有流线型设计,但在水马的影响下,这种流线型被破坏,导致涡振现象的发生。
3、涡振影响
涡振虽然会影响行车体验和舒适性,但并不会对桥梁结构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,这是因为涡振的振幅通常在设计允许范围内,且桥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这种振动。
三、专家研判与应对措施
1、专家研判
虎门大桥抖动事件发生后,广东省交通运输厅、广东省交通集团连夜组织了国内12位知名桥梁专家召开专题视频会议进行研判,专家组初步判断,虎门大桥悬索桥本次振动的主要原因为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,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,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了桥梁涡振现象。
2、应对措施
拆除水马:虎门大桥管理部门立即组织人员拆除了桥面上的水马,以恢复桥梁原本的流线型气动外形。
交通管制:为确保安全,虎门大桥在抖动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了双向交通管制措施,直至桥梁恢复稳定。
全面检测:虎门大桥管理部门组织专业团队对桥梁进行了全面检测,包括桥梁结构、振动情况、风况等,以确保桥梁结构安全。
四、后续强化桥梁安全监测
1、加强日常监测
虎门大桥管理部门将加强对桥梁的日常监测,包括风速、振动情况、桥梁结构变形等,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2、推广健康监测系统
虎门大桥将进一步完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,实现自动化、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,为桥梁结构安全预警和事件后的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。
3、科学评估维护方案
在今后进行桥梁维护时,虎门大桥管理部门将充分考虑桥梁的气动特性,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,如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分析,以评估不同维护方案对桥梁气动特性的影响,从而选择最优方案。
4、加强公众科普宣传
虎门大桥管理部门将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,通过科普宣传等方式,提高公众对桥梁安全的认识和理解,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。
虎门大桥异常晃动事件虽然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,但经过专家组的详细调查和研判,最终确定这是由于风速大导致的涡振现象,这一事件不仅提醒我们要加强对桥梁安全的监测和管理,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,在未来的桥梁建设和维护中,我们应更加注重桥梁的气动特性设计和管理,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。